> 文章列表 > “趁得嫩寒轻暖”的出处是哪里

“趁得嫩寒轻暖”的出处是哪里

“趁得嫩寒轻暖”的出处是哪里

“趁得嫩寒轻暖”出自宋代杨守的《八声甘州(寿萧帅参·九月廿三)》。

“趁得嫩寒轻暖”全诗

《八声甘州(寿萧帅参·九月廿三)》

宋代 杨守

问梅边消息有还无,似微笑应人。

道近来别有,相家一种,叶叶都新。

趁得嫩寒轻暖,七日小阳春。

一点和羹意,来做生辰。

锦绣香中开国,向绮霞洞里,暂寄闲身。

欠朝家多少,未了底经纶。

便如何、偷闲去得,也须烦、妙手略调钧。

归来也,恨寻棋局,点检园椿。

《八声甘州(寿萧帅参·九月廿三)》杨守 翻译、赏析和诗意

《八声甘州(寿萧帅参·九月廿三)》的中文译文如下:

问梅边消息有还无,

似微笑应人。

道近来别有,

相家一种,

叶叶都新。

趁得嫩寒轻暖,

七日小阳春。

一点和羹意,

来做生辰。

锦绣香中开国,

向绮霞洞里,

暂寄闲身。

欠朝家多少,

未了底经纶。

便如何、偷闲去得,

也须烦、妙手略调钧。

归来也,

恨寻棋局,

点检园椿。

这首诗词是宋代杨守创作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思乡之情中对乡音乡曲的思念和祝福之意。

整首诗以问寒梅的消息为开场,借寒梅的微笑来传达对家乡的关切之情。接着,诗人表示近来有别样的气氛,家乡似乎有了一种新的变化。由于乡梅开花的时机正是寒冷变暖之际,九月的小阳春让诗人感到了温暖和希望。

诗中提到了\"和羹\",可能是指用梅花煮制的一种美食。这种和羹象征着诗人的生辰和生日的庆祝。将其送给诗人,也象征着一种祝福和吉祥之意。

接下来,诗人以\"锦绣香中开国\"来形容乡土的繁华景象,而自己暂时寄身在绮霞洞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之情。诗的最后几句,暗示了诗人还担负着一定的明朝朝廷的责任,把自己思乡之情化为对国家大事的思考。

整首诗词意境深远,以寒梅为象征,将思乡之情与对国家大事的忧思融为一体。通过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家乡和国家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饱含着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之情,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