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书又以律为聿”的出处是哪里
“韵书又以律为聿”全诗
《赠笔工杨日新》
宋代 方回
黄钟九寸裁为律,六吕六律相配匹。
嶰谷参差十二筒,猗管城子从此出。
上古苍颉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笔。
吴云不律燕云弗,韵书又以律为聿。
曰方曰册刀削之,削之笔之作以述。
析竹蘸墨丝其端,龙图龟书就篇帙。
秋兔拔毛号毛颍,愈奇愈巧愈精密。
修管执之以为柄,短管窍之以为室。
其实不过一毫端,良工于此有神术。
锋但欲齐忌太尖,翠羽鼠须俱不必。
老夫平生学欧颜,晚脱场屋涂注乙。
著书弃笔如丘山,使年将及三万日。
眼花尚能写蝇头,笔不如意辄怒叱。
江淮笔工千百家,孰甲孰乙我所悉。
鸡距散卓杨日新,不落第二亦第一。
《赠笔工杨日新》方回 翻译、赏析和诗意
黄钟律九寸裁成律,六吕六律相婚配。
嶰谷参差十二筒,波纹管城子从这里出来。
上古苍颉最初制字,后人蒙恬开始制造笔。
吴说不律燕说不,韵书又以律为他。
说方说册刀削的,削减的笔之作以阐述。
分析竹蘸墨丝端倪,龙图龟书就篇幅。
秋兔拔毛称毛颖,越奇越巧妙越精密。
修管逮捕他认为权力,短管孔的认为室。
其实不过是一笔的笔尖,医生在这有神术。
锋只想齐忌太尖,翡翠鸟鼠须都不必。
老人一生学欧颜,晚上脱场屋顶涂注乙。
著书弃笔如山,使年将近三万天。
眼花还能够写蝇头,笔不如意就怒斥。
江淮制笔的工匠一千一百家,谁第一谁乙我所知道。
鸡离散卓杨更新,第二个也不落第一。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